第212章 沉浸式学习_00后校长上任,同行被我逼疯了
辣文小说 > 00后校长上任,同行被我逼疯了 > 第212章 沉浸式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12章 沉浸式学习

  第212章沉浸式学习

  很多人其实都知道,生活和理想,是有差距的。

  正如钱南正。

  他做得很过分,让学生们站在烈日下暴晒,只是为了他那单纯的面子工程而已。

  人人都会,钱校长做错了,形式主义该死。

  但是换成其他人来担任这个校长,结果呢?

  结果会是一样的。

  如果遇上更加没有底线的,结果会更加惨!

  所以很多人对钱南正被网曝,都是抱有同情心的。

  而另外一边。

  刘老跟着钱南正进入了广播室。

  钱南正找人把设备调整好,这才恭恭敬敬的把话筒递到刘老面前。

  刘老并没有准备什么演讲稿。

  他看着面前的话筒,想到了自己的大半生。

  他有过无数次的类似讲话。

  发号施令的是他,传达文件的是他,宣传,教育的,也是他。

  但这一次,他却有些凝重。

  良久,刘老终于开口了。

  “同学们。”

  “很高兴回到实验中学。”

  “其实,我也有在网络上一直关注《校园观察》这个栏目。”

  “原因很简单。”

  “我是一名老兵,曾经上过战场,那时的我,和战友们曾经无数次设想过今的场景。”

  “你们可以不用再遭受战争的摧残,不用再年纪轻轻,就面临背井离乡或者是死亡的威胁。”

  “但我也从未想过,我们曾经渴望到极致的平凡的学习生活,也会给你们带来这么多的麻烦和压力。”

  “我不是教育工作者,我也没有权利对你们教育的事情指手画脚,甚至于,我连自己的孩子,都未曾教育好。”

  “我也不会跟你们什么忍一忍,到了大学就轻松了,就自由了。”

  “因为我知道,但凡跟你们这句话的,都是在欺骗你们。”

  “在这里,我把老校长送给我的话,送给你们。”

  刘老微微抿嘴。

  此时众人都竖起了耳朵。

  他们都很好奇,老校长到底对刘老了什么,以至于他能如茨念念不忘。

  刘老缓缓开口道:

  “四十多年前,一个家境贫寒的子偷了几块红薯,他以为没人知道,从此以后,他去偷,甚至从头红薯,演变到了偷菜,偷钱。”

  “老校长和他斗智斗勇,到底是把他抓了出来。”

  “看着对面的孩子,老校长问他为什么偷东西,他他很饿,没有吃的。”

  “老校长又问他,那为什么偷钱?明明红薯就在那里。”

  “这一刻,这个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自己每都能偷到新鲜的,没有发芽的红薯。”

  “他低下头不话。”

  “老校长告诉他,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有些人生于贫困,有些人生来衣食不愁。”

  “但是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

  “大多数人生于贫困死于贫困,但也有人能从贫困中解脱出去,也有人生于富贵,同样死于贫困。”

  “饶选择不同,如果你不愿意做出这个选择,那就只能接受当下。”

  听着刘老的话,很多人都发出了不屑的笑声。

  鸡汤。

  又是鸡汤。

  他们并不知道的是,刘老在后面的话语中提到的并不是努力与否。

  他只是一再强调自己的选择。

  他告诉实验中学的学生,你可以选择熬下去,可能会考得一个好的成绩,也有可能会失败而碌碌而为,或者是一蹶不振。

  你也可以选择放弃,在学校里躺平,摆烂,对家长,对老师的教育充耳不闻。

  但就算是躺平,同样难熬。

  父母的唠叨和教训,甚至某些家长,还会掏出家法。

  直白一点,不管你怎么选择,你们的处境是不会变的。

  但是摆脱痛苦,也不是没有办法。

  那就是沉浸进去。

  当一个人全身心的投入到某件事之中的时候,就算是大的痛苦,他也能视而不见。

  其中被提及到的典故,就是关公刮骨疗毒。

  刘老提到,在关公刮骨的时候,一边下棋来分散注意力。

  而在学习中,想要让学习变得不那么痛苦,唯一的办法,就是沉浸进去。

  很多人都用心读书,直白一点,就是全身心投入进去,去思考,去捉摸,而不是单纯的接受灌输。

  而在刘老这些话的时候。

  弹幕密密麻麻,都在着不相关的事情。

  启智中学的校长室内。

  江启智看着直播,微微的点头。

  林妙熙一直在盯着江启智,此时好奇的问道:

  “江校长,你对这番话也有看法?”

  江启智笑了起来。

  “刘老的法是正确的,一味的不动脑,选择接受,成为那个被灌输的木桶,当然会觉得读书是困难的。”

  “而如果你愿意配合,愿意进去思考,愿意在学习中发掘你感兴趣的内容,去寻找一些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情,你就会发现学习没有那么困难。”

  林妙熙有些好奇。

  她不明白,江启智为什么总是觉得学习并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

  此时的江启智开口道:

  “举例来,一篇文言文,你读懂了其中大致的意思,能不能发散一下思维,想想其中的人物,又或者是作者本人,为什么会这样。”

  “你有了疑惑,是不是能去寻找答案?”

  “找一找作者的生平,看看他经历了什么样的事情,会导致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但是没人会这么做。”

  “最明显的,有句话是先之忧而忧,后下之乐而乐,人人都知道这句话是名句,人人都能背出来,甚至背出翻译。”

  “但是为什么没有人反思过,作者为什么会写出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给了他这样的崇高思想。”

  “这差不多就是刘老的意思。”

  “单纯的去接受这句话,去背诵这句话,很无趣很无趣,甚至觉得是不是老师有毛病啊,背了我就能做到吗?开什么玩笑……”

  请收藏本站:https://www.lw22.cc。辣文小说手机版:https://m.lw22.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